你的位置:168赛车哪里可以玩 > 新闻动态 > 王献之30幅真迹被发现!水平甩王羲之一大截,这才是书法界的“顶流”
王献之30幅真迹被发现!水平甩王羲之一大截,这才是书法界的“顶流”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7:07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世人常说“虎父无犬子”,又言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,就像书法,很多名家的子女和徒弟,继承他的所有技艺,又能在其高度之上,实现创新,水平和艺术境界,比之更加高妙,完全胜过前辈。

图片

譬如王羲之的小儿子——王献之,即是如此,初唐时期,因李世民不喜“小王”,推崇“大王”,王献之遭到打压,真迹未得妥善保管,大量失传,故而后人更加觉得,其中水平不高,远远低于父亲。

图片

分析笔法的精准性、细腻度,王献之略逊一筹,他的小楷、行书等,的确不敌父亲,但是论就草书,他的功力甩王羲之一大截,王羲之善用内擫,所写的小草,娟秀流美,俊逸洒脱。

图片

王献之不仅学习父亲,还钻研篆隶,以及张芝的“一笔书”,他于此创新,改用外拓笔法,开辟狂野、潇洒的大草,笔笔简练明快,纵逸不羁,艺术气息和氛围更加浓厚,同时为唐草的烂漫、奔肆之风,奠定基础。

图片

如李嗣真所言:“子敬草书,逸气过父。如丹穴凤舞,清泉龙跃,倏忽变化,莫知所成。或蹴海移山,或翻波簸岳”,可惜遭到忽视,传世真迹稀少。

幸好宋朝,编撰《淳化阁帖》等巨著时,曾搜集古人真迹,找到大量作品,其中选出最精妙的30多幅手稿,集成一幅《鹅群帖》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图片

曾《淳化阁帖》《大观帖》《宝晋斋法帖》等巨著,于精华之中汲取精华,保障每个作品的笔势精到,意蕴生动,还是货真价值的王献之法帖,南宋时期,皇家下令重刻,制作精细、认真,与原稿如出一辙。

图片

字迹十分清晰,用笔精微的翻折、提按,均是清晰可见,比如《夜眠帖》,随着篇幅,彼时逐渐纵逸、飞动,笔画圆融遒和,以藏锋收敛肌理,外观平滑,而肌理醇厚,前后呼应有序,极具矫健灵动之美。

图片

早在魏晋时期,王献之的风靡程度,远远胜过王羲之,乃是彼时书法界的“真顶流”,临学者数不胜数,足以见技艺之妙,此帖凝其精髓,更是值得临摹,从中学习正统草法,以及舒展自如的变化,展现生动感、艺术美。

图片

而今,我们对王献之《鹅群帖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采用博物馆级别,12色微喷复刻工艺,与原作毫无二致,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,装裱精细,便于翻折、临摹和查找。

图片
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